慧擇小馬老師 · 一年前244 人看過
這幾天,火爆全網的“硅谷渣男”事件,每個新聞點總結下來都特別地扎心:
癌癥妻子去世9天,丈夫就迎娶新歡;
將前妻的撫恤金和房產,全部收入囊中;
不但不贍養(yǎng),甚至要求警察驅逐亡妻父母;
前岳父母連張回國的機票都買不起,在網上求助...
很多人看后,都很生氣。
有些女性朋友更是直言,為了防止類似的事件發(fā)生在自己身上,已經在找律師寫遺囑了。
我們先來和大家捋捋這個事兒。
“幸?!钡幕橐觯矔话┌Y打敗
事件里的男主于先生,和女主鄧女士,都是高知,北郵校友,后到美國留學。
兩個人結婚20年,在美生了一兒一女。
都在互聯網大廠就職,實打實中產家庭。
2020年8月,鄧女士不幸患上了胃癌。
2021年2月份,病情惡化,鄧女士身在西安的父母,趕到美國照顧。
兩個月后,鄧女士因癌癥去世。
有消息稱,鄧女士去世后,所在公司為她補發(fā)了200萬美元的撫恤金,以及十年期二分之一的薪水。
一大筆錢,也算是豐厚的遺產。
另外,鄧女士生前的存款,以及夫妻共同購買的6間臥室大房子,政府估價將近500萬美金。
丈夫為了獨吞這筆遺產,在鄧女士去世前3天,也就是彌留之際,幫她火速加入了美國國籍。
因為利用中美兩國的法律差異,將妻子名下的所有財產,與亡妻父母剝離。(美國的遺產第一繼承順位只有丈夫和子女)
但大家都知道,只要孩子未成年,任何留給孩子的遺產,都沒有辦法繞開監(jiān)護人處理。
更沒有辦法約束監(jiān)護人什么時候再婚、再婚后財務如何分配。
所以相當于,于先生一個人全權支配了亡妻財產。
更可氣的是,于先生考慮給妻子置辦墓地太貴,直接把妻子骨灰埋在了自家院子里。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在妻子去世9天后,火速再婚,并動用美國法律,對前岳父母下達逐客令:
一個月內必須搬走。
女兒沒有了,女婿不愿分遺產,老兩口晚年的生活和養(yǎng)老不保。
鄧女士生前應該萬萬想不到,長情的愛情,換來薄情的結局。
一生過后,最想保護的孩子和父母,竟然沒有歸處。
如何把資產分給“想保護的人”?
當然,“硅谷事件”只是一個關于財產糾紛的極端案例。
現實生活中,有關財產分割和繼承的矛盾比比皆是。
知乎上有一個女性用戶發(fā)出的帖子:
“前夫曾年薪50萬,上海4套房,離婚后只給孩子600元撫養(yǎng)費。”
(圖片來源于:《動新聞》視頻截圖)
由于離婚時,丈夫偽造”無業(yè)無收入人員“,被判每月僅需支付女兒600元撫養(yǎng)費。
房子是婚前財產,也沒有落到妻子和孩子頭上。
孩子跟著媽媽,600元別說在上海一線城市,就算是小縣城也很難保證生活和教育支出。
有一個律師在帖子下面的評論很中肯:
離婚的案子最能看出人性,但千萬別去賭另一半的良知。
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,婚前婚后的財產保全工作要做好。
那如何保障婚變或家庭意外變故后,財產能夠落到”想要保護的人“手里?
1
工具一 :保單受益人是安全的配置
很多保險圈的朋友看到“硅谷事件”后,紛紛在朋友圈支招。
身故的鄧女士要是生前配個保險就好了,指定受益人,后顧無憂。
一份保單里,一般有三個重要角色:投保人、被保人、受益人。
投保人主要負責簽合同、交保費,被保人享受保險保障,但當被保人身故,受益人可以領取身故保險金。
(圖片來源:慧擇保險網自制)
這三個角色可以是同一個人(壽險除外),可以是不同人。
一般通俗點講,我們簽一份保單時,最放心不下誰,就把受益人寫成誰的名字。
像以生命為給付的保險,比如意外險、壽險,大部分人會把這一欄寫成自己的孩子或父母。
這樣,即便被保人身故,孩子或父母至少可以領到一筆錢。
以及,像其他健康險,尤其是重疾險,如果被保人患病獲得的賠償,婚變時,賠償的這部分錢,一般不算做夫妻共同財產,不參與財產分割。
另外,包括婚姻存續(xù)期,用夫妻共同財產給小孩買的年金險,部分城市在離婚時不參與分割,保單利益視為贈送給子女。
2
工具二:遺囑,是別樣的情書
除此之外,現在很多年輕人流行通過立遺囑,來提前確保失智或身故后,財產傳給重要的人。
在這里小馬老師提醒大家,花個千兒八百律師費,找專業(yè)的人來立遺囑。
因為在司法實踐中,大部分的自書遺囑被認定為無效。
遺囑的好處之一,是生前盤點好自己的資產。
避免像之前新聞里講到的,一對老人在兒子意外身故后,挨家挨戶跑銀行找兒子的存款。
兒子有沒有款,有多少張銀行卡,密碼是什么,基金、股票賬戶,一概不知,處理起來很被動。
但遺囑也有弊端,即便條條框框寫好了,到了指定受益人來繼承遺產的時候,也會困難重重。
光繼承權公證就是個難關,過程繁瑣,紛爭不斷。
甚至有些到最后,也無法確保指定受益人能順利繼承遺產。
3
工具三 :信托,是墳墓里伸出的手
那有沒有辦法克服遺囑的不足?
有,比如說信托。
在國外,家族信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承方式。
讓專業(yè)的結構來管理家族財產,并且通過設定多樣化、個性化的傳承條件,保證子孫后代衣食無憂。
比如,戴安娜王妃,就通過信托,把財產全部傳給了子女。
但家族信托一般金額大,普通家庭很難跨過1000萬基礎門檻。
這一點,保險金信托可以解決。
它是保險和信托的一種結合,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,指定信托公司為保險受益人。
再跟信托公司簽訂信托合同,確定這部分信托的錢,按具體的條件、分期給到信托受益人。
舉個例子,年過花甲的老王,考慮將財產傳承給子女。
兒子面臨離婚風波,女兒人在國外,花錢大手大腳。
這筆錢,怎么分,老王都不放心。
如果他采用保險金信托,一方面可以明確約定,兒子獲得信托收益為個人財產,隔離離婚帶來的財產分割風險;
另一方面,信托的錢也不是一次性給到子女,可以約束女兒日?;ㄤN,避免揮霍財產。
如此一來,就像是“從墳墓中伸出來的另一雙手”,無論投保人在或者不在,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,照顧最想照顧的人。
錢給誰,給多少,什么時候給通過法律和制度,把未來的不確定變成確定。
愛是本能,但高質量的愛需要智慧。提前規(guī)劃,才能妥善安排,讓財富延續(xù)。
想要了解更多財產規(guī)劃的方案,或了解哪些保險產品有保險金信托功能,預約顧問1V1為你規(guī)劃解答。